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关注

江西日报:十年丝路此相逢

发布日期:2023-10-23 15:58

来源:江西日报  2023年10月20日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虽然世界局势变幻无常,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行与他国互利共赢的初心不曾改变。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十年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因为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而相逢、相识、相知,我们从中采撷了几个故事以飨读者。愿我们在追求梦想的“一带一路”上,拥有下一个更精彩的十年!

家乡的路

如果没有中国企业2013年为雷特家乡修的A2公路,雷特和老乡们每天出门担忧的事除了泥泞的道路、漫长的路程,还有可怕的强盗。

雷特今年28岁,他的家乡在非洲东部肯尼亚的马萨比特郡,距离江西省南昌市约有1.58万公里。如果从昌北机场出发,中途至少要在成都和埃塞俄比亚转机2次,乘坐21个小时飞机,下飞机后再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车8个小时才能到达。

9月19日下午,雷特在肯尼亚接受我们视频采访时说,十多年前,当他还是中学生时,家乡的牧民们为了生计要沿着唯一的土路去市集贩卖骆驼。这条260公里长的土路坑坑洼洼,刮风时扬灰,下雨天泥泞,更让人糟心的是,还会时常碰到劫道的“路霸”。在雷特眼里,那条不成形的土路,当时简直就是他们的“梦魇之路”。

肯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重要支点国家和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肯尼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支持肯尼亚铁路、公路、港口、水坝、工业、数字互联等现代基础设施项目,雷特家乡的A2公路即是项目之一。这条由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修建的公路,不仅让雷特和家人眼中的“梦魇之路”大变样,而且还在少年雷特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喜欢中国文化的种子。雷特说,公路修好后,家乡人去市集的时间从以前的18小时缩短到2.5小时,村里户均收入也增加了两三倍

中国企业援建的肯尼亚A2公路

路好了,雷特也能去更远的地方了。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让成千上万的肯尼亚学生从中国奖学金和培训机会中受益,为肯尼亚的发展注入活力。雷特就是受益者之一。2015年9月,他获得中国政府资助的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先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了为期一年的汉语课程,后于2016年9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开始了为期4年的本科学业。从中国学成归来后,一天雷特无意间在一家招聘网站上获悉,江西中煤一个道路项目正在招聘人员,工作地点恰好就在他的家乡。于是,他提交申请,凭借自身懂中文、了解当地情况等优势,顺利入职江西中煤道路建设项目部,和中国朋友们一起投入改善家乡公共基础设施的工作中。

戴着工程帽的雷特在视频那头露出整齐的白牙,微笑着说:“‘一带一路’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能亲身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感到非常荣幸。”

可爱的花

9月22日上午,在景德镇原人民瓷厂一间工作室内,程林曜和她土耳其籍丈夫哈肯,同我们一起畅聊他们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故事。

程林曜是景德镇青花瓷非遗传承人。2020年,她和哈肯在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的咖啡店闲坐时,被路边一朵鸢尾花吸引了。很快,这朵花便漂洋过海来到了景德镇一块洁白的圆形大瓷盘上。2022年,在景德镇举办的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版权创意设计大赛上,由他们共同创作的作品《可爱的花》从200多件入围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

相与十年亲且旧,一笑天涯携手。2013年,热爱陶瓷文化的哈肯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他敏锐地意识到做陶瓷生意正逢其时。2014年,他在第11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认识了程林曜,不仅收获了爱情,而且开启了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销售陶瓷商品的事业。


哈肯为海外顾客挑选陶瓷商品

哈肯通过自己的贸易渠道和经验,让程林曜等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了解到海外客户,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对瓷器的具体需求。有一次,哈肯接到了制作咖啡饮用瓷器的海外订单,而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的作品崇尚分工精细的手工制作,较少按工业标准化来批量制作,所以这批订单的样品寄给客户过目时,发现每件瓷器计量略有差异的问题。哈肯及时向景德镇的艺术家们反馈客户意见。最终,交付的瓷器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达到了完美统一,客户非常满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欧班列等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便利,哈肯订单上的景德镇陶瓷也被运送得更快更远。这些年,哈肯不断向海外朋友们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推介陶瓷产品。他经常和朋友们说:“说一千遍,不如去一趟景德镇,亲手制作一件瓷器作品。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感受景德镇陶瓷的艺术魅力和创作的艰辛,才会知道景德镇陶瓷的价值。”

“太不容易了!”哈肯回忆起自己与妻子创作《可爱的花》的经过感慨道。《可爱的花》创作了两年,哈肯通过创作对景德镇陶瓷独有的文化底蕴、生产流程、基础用料和高超技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程林曜说,《可爱的花》是由青花瓷的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法相结合而创作完成,承载了他们对共同经历的美好往事的追忆,如花般在心底盛开,也展现了花朵自然绽放的蓬勃生命力,蕴含着他们对自己孩子成长的呵护和期望。

程林曜说,景德镇陶瓷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最具历史认同感的中国产品。作为生于陶瓷世家的景德镇青花瓷非遗传承人,向世界推介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最近,程林曜与同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父亲程建平等正在筹建“青花梧桐文化研究会”,准备通过曾获法国莱比锡、捷克布尔法、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青花梧桐瓷”,进一步挖掘和推广景德镇陶瓷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让陶瓷作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共同的友谊之花、文化之花,永不凋谢。

追梦的人

9月14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汉字缘”2023国际故事大会全国决赛在山西省晋城市举行。东华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贝雨欣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进入决赛并荣获二等奖。这个23岁的加纳小伙本来是要去欧洲学医的,但家里那些电器上频频出现的几个英文单词,让他踏上了来华留学追梦之路。

年轻的贝雨欣兴致勃勃地说:“医生在加纳很受尊重,加纳读书好的学生一般会考虑选择医学专业。2013年,正在读中学的我特别喜欢看中国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不仅爱看电视,还特别爱拆装家里的电子设备。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很多设备的背后都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这让我对历史悠久、技术发达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高中毕业后,贝雨欣欣然前往中国留学,来到东华理工大学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

初到中国,这里各种高科技的应用、赣江两岸繁华的夜景,让贝雨欣兴奋不已。而对比之下,万里之外的家乡时常缺电、外婆辛苦种植的农产品不易保存等落后现状,让他忧心忡忡。他意识到,要解决家乡那些问题,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学习。贝雨欣的努力,很快便让他获得了“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也更坚定了他成为一名电子科学技术专家、为家乡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的决心。

贝雨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目前是加纳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在加纳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贝雨欣说,他在中国留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深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他认为,在地球这个家园中需要爱、责任和互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作为“家园”一分子的责任,在共建美好“家园”的道路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每个人也要齐心协力行动起来。他近期在积极联系加纳的一些高中与东华理工大学合作,争取让更多的加纳学生来中国学习和体验。未来,他希望两国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强联系,能有更多的中国先进技术引进到加纳,帮助他的家乡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秋阳下,这个00后的加纳小伙和我们畅聊着未来,脸上荡漾着因“一带一路”倡议而改变命运的喜悦,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