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职责 > 地理信息与岩土工程勘察领域

履行公益职责 当好生态卫士

发布日期:2022-09-21 13:42 作者:彭学舜 浏览次数:

所党委委员 所长 彭学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逐水而居,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党在“十四五”期间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作出了全面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大有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地环所在成立之初,就紧紧围绕局“四六六三”总体思路和院“1465”行动计划,秉承履行公益职责与服务市场并行的理念,结合自身特色,明确了“4321”发展思路将地下水调查监测与污染防治领域、地质环境监测预警领域、综合地质调查与生态修复领域、物(化)遥及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作为全所发展的四大发展方向。

地下水调查监测与污染防治一直是地环所的公益特色、立所之本。地环所在全省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国家、省级地下水持续、动态监测,全省地下水重要考核指标环境背景值调查及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管控体系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步,地环所要在做强、做精、做特专业技术上下功夫,积极履行公益职责,发挥专业特色,深耕专业领域,创建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监测管控创新平台积极主动参与我省地下水背景值标准制定积极参与抚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先行实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局、院搭建的科研平台,力争孵化出地下水、土壤污染治理领域专利技术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成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鄱阳湖历史上最早进入极枯水期,湖区水体面积仅为310平方公里,并仍在不断缩小,持续做好秋季防旱抗旱工作迫在眉睫。自8月以来,地环所先后提供了24口地下水井作为应急抗旱救灾水源,供水量约2000吨/天,解决450余人生活用水、400余亩农田果园灌溉问题,全力以赴助力做好防旱抗旱工作。9月7日,省厅副厅长陶小驹督导全省防旱抗旱工作,就调研视察了地环所在都昌徐家埠镇的地下水监测井用于抗旱工作的开展情况。9月17日,局党组成员、院长余忠珍前往万载县,对地环所启用新建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抗旱救灾工作实地调研指导这也说明了,技术支撑工作大有可为,而且不得不为,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发挥自身主责主业的专业技术力量,是改革发展对地环所的要求,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农用土壤污染防治,都是生态修复领域的系统工程。地环所在开展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始终坚持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运用科学的手段系统的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在实践和学习中努力提高治理能力和专业水平。下一步,地环所将积极参与省重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认真开展我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点建设建立地灾监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和省内首个地质灾害科研、科普模拟展示馆;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推广“环境修复+开发利用”的模式,探索创新矿山生态修复方案与后续开发建设的协同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水平,把专业做强、把技术做精、把服务做好将精准服务城乡应急用水、抗旱找水工作,为地方抗旱打井找水靶区选取、涌水量估算、成井深度确定、成井结构设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降低抗旱打井时间、经济成本。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公益职责,当好生态卫士。